上禮拜六在家閒來沒事拿起《榮耀恩雨》看,教會小組最近暫停讀這本書,但還是多少看一點,而我接下去要讀的是第七章「傳遞異象、擄獲人心」,講的是人在事情還沒成就以前就看見將來夢想必定成就。
文章一開頭就舉了創辦迪士尼樂園的華特‧迪士尼的故事,迪士尼樂園是他平生最大的夢想,但這個樂園正式開幕其實是在他逝世五年後,當別人說可惜他無法親眼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他的哥哥卻說:「他以前就看到了,所以你今天才能看得到。」第二個動人的例子是摩西帶領以色列進入應許之地前,遣人至應許之地帶回足以代表的各式物品,喚醒以色列人的想像力。
剛好最近「築夢者孫逸仙」首映,因為電影和書中不巧都用了「築夢者」這個詞,加上紀錄片一直提及國父是基督徒這件事,讓我不由得將兩者連結在一起。如果我沒有看過這一篇,當我去看這部紀錄片,我可能就停留在國父真是了不起的人物,在那麼保守封建的帝制時代這麼勇敢,冒著生命危險,集聚各方志士,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甚至有那樣的眼光當大家爭權奪力時候,他周遊列國尋求國際支持,爾後更親手規畫建造整個中國的鐵路!
知道他很厲害,但不知道他為何能這麼厲害。但因著這篇文章,我看待這部片的眼光不一樣了,我想上帝一定給了他一個再清楚不過的異象,所以讓他有實踐的動力和堅持下去的毅力,因為「異象賦予痛苦一個目的」,「當人們擁有異象時,自然就產生一種超自然的動力,能夠領悟這個異象,看見異象的成就、建立、得到支持並得以實踐。」
「築夢者孫逸仙」這部紀錄片,是想呈現國父實踐夢想的過程,除了讓現在的年輕人容易理解這位一百年前的偉人之外,也鼓勵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害怕追求自己的夢想。
而我羨慕的是,國父在11歲的時後就開始小留學生的生涯,他的求學成長經驗對他後來做的事有很大的影響。也是因為他從小出國因此進了教會學校,接觸的基督教信仰,以致於後來回翠亨村一年的時間鬧出拆毀神像的事兒來(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他會去拆毀神像了),而據紀錄片所說,他之所以被家人從夏威夷召回,正是因為他打算受洗成基督徒,而大哥因此不再資助他留學的緣故。凡此種種,都讓我覺得這導演若不是基督徒,就是身為監製的盛治仁著墨頗深吧( ㄎㄎ)!
雖然國父離我們很遙遠,談國父也不免有點八股的感覺,但我真的覺得他做得事太了不起了,相較之下我的築夢之路所遇到的困難根本唯不足道,希望上帝也能讓我看見屬於我的異象,讓我有源源不絕的勇氣和毅力實現我的夢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