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德哥這本「無岸的旅途」真是這時代的一盞明燈,寫的雖是兩岸報導的困境,但中共的形貌在他的爬梳中愈發明晰,彷彿在質問讀者「還看不明白嗎?中共就是這樣野蠻毫無道理的國家。」「還要自欺欺人嗎?讓利不過是表面假象。」
當初,蔡同榮過世時,我以為屬於支持台獨的美好年代已經逝去,且一去不復返,怎想到後來爆發318學運,台獨思潮又重新捲土重來,換上年輕軀殼,青春的氣息褪去台獨昔日腐朽的霉味,反成一種時尚。台獨本來是民進黨最大的資產,凍結台獨黨綱等於是自廢武功,只是民進黨呢?為了執政的最後一哩路,意圖揚棄台獨,弄得進退失據,被邊緣化。
不過,中國的確不再是吳下阿蒙,冒然台獨台灣勢必被欺壓到無法呼吸;但民進黨如果只能從國共平台中夾縫生存,甚至如法炮製出另一個民共平台,終究不出國民黨那套路術。
書的一開始,馬紹章的序文中寫道「面對崛起的大陸,台灣更需要實力,有實力,才能保有我們的生存方式。」史明在口述史中也曾提過,蔡英文是民進黨唯一的經濟專家。台灣用數十年的時間培育了蔡英文這樣的專家,在這個困難的時機點掌舵民進黨,有時候想想命運的安排真是巧妙,是一種幸運吧。
蔡英文也確實在重掌黨主席之後,召開公民經濟會議,啟動新經濟列車,可是種種舉措怎麼跟「買櫝還珠」愈發相像?無論是新聞稿還是記者會的影片,掃了幾眼就是看不到那顆閃亮的珍珠,只看到華麗包裝的盒子。
你能想像嗎,從一位經濟專家的口裡只能吐出「減壓綠生活、創新綠產業、開放綠政府、智慧綠城市」的願景和綱領。做生意的人都相當務實,我們這種讀書人都聽不懂了,那商人會聽得懂嗎?再說這些口號根本看不出民進黨如何帶領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在區域經濟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民進黨口口聲聲說的「公民經濟」能發展出可行的商業模式嗎?有成功的案例嗎?有以小搏大的潛力嗎?如果這是國際新顯學,那又是什麼樣的時空背景,複製到台灣的可行性有多少?隻字未提。
他竟然只想演話劇給我看,而我,以及廣大的台灣人民,又豈止有看話劇的智商?
2012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因為缺乏可行的大陸政策吃下敗仗,兩年過去民進黨依然沒有長進,就更別說經濟政策了。志德哥在書中引用政大教授童振源的研究,他提到,2012年有八十多萬的選民改投馬英九正是因民進黨強弱不一的兩岸因素,「兩岸關係的議題在選戰中不再是意識形態或統獨大戰,而是逐漸朝向經濟化的趨勢發展。」
好心的提醒不是沒有,但民進黨依然故我。有時候不禁懷疑,民進黨至今的模糊不清是缺乏勇氣把方法講出來,還是根本就黔驢技窮找不出好辦法。可笑的是,在打選戰上倒是頗能推陳出新,營造新氣象。
正如柯文哲的觀察「民進黨就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頻頻回望國民黨是否追趕上他,只在乎跟國民黨的拉鋸,缺乏治理國家的高度和眼光。以至於面對國民黨,民進黨只有拖延戰術一招,以為拖過2016只要重返執政,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但這種逃避的態度,拿不出更高明的手段,還能重返執政嗎?
今天搭捷運的時候,聽到兩位貌似大學生的年輕人對話,他們說「投民進黨,那不是鎖國鎖到死嗎?」我一直認為,2012蔡英文不是被「宇昌案」打敗,打敗蔡英文的其實是「空心蔡」,至少我是就是這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