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截圖)
陳為廷的參選或退選不過十七天,時間倉促的恍如鬧劇。
陳為廷的年輕、衝勁就像《紙牌屋》第一季出現的角色彼得羅素,都有那麼一點點的實力,對於更上一層樓都很有企圖心,來自窮鄉僻壤背負鄉親的期待,都有一些見不得光的過去,對於永不再犯不是那麼有把握,為了參選硬著頭皮坦承過去,賭一把選民願不願意接受這樣不完滿的自己。
但,真實原比影集殘酷,彼得背後有實力堅強的法蘭克安德伍操盤,黑的也可以說成白的,陳為廷看起來相對孤軍奮戰,不過陳也沒什麼好傷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靠山的彼得最後被犧牲掉的不只是政治前途、是無法復返的寶貴生命,而社會對陳為廷的逼迫頂多只是退選而已。
如果你也看過影集,你肯定知道彼得的參選有著食物鏈上層複雜的算計,一個人的理想能不能實現,不過是看你能不能自然鑲嵌他們的藍圖之中,而不是你個人多厲害、你的理想多難得、你的品性有多清高,你多有骨氣、多能抗拒不向惡勢力低頭,能不能從泛泛之輩中脫穎而出,跟這些一點關係也沒有。
「陳為廷不是柯文哲」這句話也一點都沒錯。柯文哲也不是一塵不染沒有瑕疵吧,但他如何能讓這些可能迫使選情翻轉的要害退居其後不被攻擊,這後面想必也有各方勢力的角力。但重點那是那是遙遠的過去很難施力,他克己復禮更讓錯誤停留過去,很愛一個人卻不能愛下去,這需要多大的努力?但彼得沒有,他一再陷入酒精和女色中,與其說法蘭克可惡,不如說他意志力實在不堪一擊。
柯文哲和彼得羅素,一真一假,一生一死,剛好可以供陳為廷好好借鏡。在你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你必須沉得住氣、惦惦自己的斤兩、察言觀色,大鵬展翅也須乘風而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