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懶得活動的來龍去脈,所以貼個新聞稿好明白照片在幹嘛。
小朋友心目中的人文機器人究竟是什麼模樣,「能帶給大家歡笑」、「會幫助人」、「會學習成長」、「能陪在我身邊」,在討論和繪圖中,想像中的機器人慢慢成形。台北市經典文化教育協會今年暑假在湖南長沙和台北開辦「薪火相傳同見同行‧兩岸人文科學交流團」,讓兩岸的小朋友藉由機器人搭起科學和人文的橋梁。
在人文機器人結合環境保護議題上,有的小朋友希望人類可以發明吸收二氧化碳的機器,保護地球健康;有的小朋友覺得人類應該發明探勘新星球的機器人,因為地球壽命不長了;有的小朋友卻認為機器人再好,也比不上種樹的效果,因為樹木可以讓小鳥和生物棲息,維持生態平衡。
在人文機器人具備的特色方面,小朋友多認為應該要有愛心、富有正義感、服務人群。曾到新加坡參加國際機器人大賽的朱鼎新,會自己組裝機器人,他說:「希望機器人天真無邪,讓人類沒有戰爭。」
整場活動比照聯合國圓桌會議模式,針對不同的主題讓小朋友互相腦力激盪,除了嘗試表達想法,也學習傾聽別人意見。協會理事長洪淑惠指出,新的時代人文必須跟得上科技的腳步,透過這個活動希望人文和科技能夠銜接起來。
正要開始畫
打掃的機器人(很厲害,一氣呵成)
中間那個是地球,他們就是異想天開想發明吸收二氧化碳的小朋友
寫了好多好多字
要有愛心喔!
小朋友的圖比大人畫精彩的多,雖然他們不太會分工合作XD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