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一九六八年,日本各大學發起了以意識形態為主的鬥爭浪潮,出現學生組織的「全學共鬥會議」(簡稱「全共鬥」),罷課、占領大學校園等場面愈演愈烈。
川本三郎以一個初出茅廬剛跑週刊新聞的新人記者身分,因為私下採訪嫌犯並湮滅證據,走在「記者道德」與「公民道德」的法律邊緣。最後還是因為受不了精神壓力,遂向警方坦承事件發生經過而身繫囹圄。因為這樁「朝霞自衛官殺害事件」,他成了日本最受爭議的文壇評論家。正因為如此大膽的交涉過程,更清楚地描繪出當時年輕人的不安與衝動。儘管傷痛,作者藉由這些文字的呈現,宛如電影一般讓我們清楚看到了日本六○年代末期,一個個「我們相信一定可以做到」的青春姿態。
------------------------------------------------------------------------------------------------------------------------
記者真實的採訪經歷,是我們後生晚輩最好的教材,不過這整件事看起來重點就不是在記者是否應該遵守保護採訪對象上,我有點不懂作者當時的堅持是為什麼。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川本三郎當年是誤判了情勢、誤判了該名採訪對象的重要性,才會導致後面一連串的失策,如果採訪對象是潛力股,後來一戰成名,例如台灣民進黨幾個大老,也許報導就會價值連城,但錯了就掉入地獄。
而且正如作者的哥哥說的,一個無辜的人被殺了,而且作者事前是知道k要去傷害別人,沒有制止卻任憑事情發生,然後去報導它,這在記者的職業道德上似乎也有誘人犯罪的嫌疑?
作者為什麼會誤判情勢,除了他說的太天真,我覺得年輕氣盛,太想闖出一番天地,也是原因之一吧!感覺有一點見獵心喜,然後就失去了準頭。
唯一為作者掬一把同情淚的,是採訪對象的背叛,有時候記者所以為的採訪關係,在對方眼裡不盡相同,記者想從採訪對象身上挖出新聞,看似權力的主導者,但採訪對象卻可能利用你達成他要的目的,所以真的得提醒自己「不疑處有疑」,以免成為別人做壞事的棋子。
事情發生的那一年,三本川郎二十七歲,就是我現在的年齡,在採訪上的勇敢我非常佩服他,但我更感謝他分享種種的心情轉折和自己的反思,不管當年有什麼疏失,儘管後來不再是記者的身分出現,但我覺得「書寫」是一名曾經當過記者的人,在卸下戰袍後,送給社會最好的禮物。
留言列表